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

夏季养生切记三忌三宜看看该忌什么该吃什么

<< 生活习惯文章排行榜   2013-6-17 16:04:10   来源:155健康网   [点击收藏本文]
更多

关于《夏季养生切记三忌三宜看看该忌什么该吃什么》的健康文章正文开始>>

  6月21日,本周五,即将迎来夏至节气。夏至为北半球夏季的开始。夏至节气,意味着炎热天气的正式开始,之后天气越来越热,气温将继续升高,因此有“夏至不过不热”的说法。

  夏至时节正是江南一带的“梅雨”季节,这时正是江南梅子成熟期,空气非常潮湿,冷、暖空气团在这里交汇,并形成一道低压槽,导致阴雨连绵的天气。

  在这样的天气下,食物发霉,人体也觉得不舒服,一些蚊虫繁殖速度很快,肠道性的病菌也很容易滋生。这时要注意饮用水的卫生,尽量不吃生冷食物,防止传染病发生和传播。

  夏季养生三忌

  中医认为夏至节气进入阳气最旺时节,这一时节的养生保健,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,注意保护阳气;饮食宜清淡,不宜肥甘厚味。

  忌夜食生冷、空腹饮茶

  夏季夜短,年事稍长之人,或体质稍弱者,腹中常冷,不易消化饮食,生菜、瓜类等,本为夏季忌食之品,夜间尤其要注意勿食用此类食物。夜间亦要注意不要吃肉、面、生冷、黏腻之物,否则可见腹胀、吐泻等病症。

  过多饮茶,尤其是空腹时饮茶,极易导致腹泻、痛经等病症。因此,夏季饮茶,应是在餐后饮二到三杯为宜,有饥饿感则立刻停饮。

  忌用冷水洗浴

  冷水洗浴,是很多青年男性最喜欢的消暑方式,但夏季天气炎热,人的毛孔处于开泄状态,因此,寒气极易侵入人体,导致阳气亏损。可以见到如手足发冷,双目视物不清,甚则变成原因不明的发热。

  同时,即使是热水洗浴,亦要注意浴后避风,对小儿尤其如此。

  忌夜卧贪凉

  中医认为头部是人体阳气的汇聚之处,夜卧吹冷,极易导致阳气折损。因此,我们现代人尤其要注意,不可晚上睡觉整夜开空调冷气,这种习惯易导致伤风、面瘫、关节疼痛、腹痛腹泻,对身体的损伤是严重的。

  对小儿甚至不要在其睡着之后扇风取凉,否则,易于患手足抽搐、风痹等病症,人们往往不知其害。谚语有“避风如避箭,加减逐时衣,少餐申后饭”的养生口诀,均可以理解为夏季的养生要求。

  夏季养生三宜

  饮食宜多吃“苦”

  夏至后的饮食原则是“春夏养阳”,养阳重在“养心”。养心可以多喝牛奶,多吃豆制品、鸡肉、瘦肉等,既能补充营养,又可达到强心的作用。

  夏至除了清淡饮食,还可多吃苦菜类蔬菜,如苦瓜、香菜等。因苦味食物具有除燥祛湿、清凉解暑、利尿活血、解除劳乏、消炎退热、清心明目、促进食欲等作用。不过,苦味食物均属寒凉,虽然能清热泻火,但属于清泻类食物,体质较虚弱者不宜食用,否则会加重病情。

  芹菜:性味甘苦。微寒。具备清热利湿、平肝凉血的作用。时常食用。对咳嗽多痰、牙痛、眼肿者具备较好的辅助疗效。芹菜还具备降低胆固醇和血压的作用。

  丝瓜:性味甘苦。有通经络、行血脉、凉血解毒的功效。丝瓜清冷微寒。瓜肉鲜嫩。做汤或者炒肉均可。具备清热化痰的作用。

  夏天宜晚睡早起

  古人对于夏季的养生是很有讲究的。夏季要神清气和,快乐欢畅,心胸宽阔,精神饱满,如万物生长需要阳光那样,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的兴趣,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,以利于气机的通泄。

  而起居调养,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,宜晚睡早起。顺应阳气的充盛,利于气血运行。此时,天气是昼长夜短,中午午休一会儿,对恢复体力消除疲劳有一定好处。

  夏至前后半月宜针灸

  近几年人们越来越推崇“冬病夏治”,各大中医院里排队贴“三伏贴”的患者人山人海。不过,中医专家指出,“冬病夏治”并非只有“三伏贴”一种疗法,夏至的节气针灸也是很有效的“冬病夏治”手段,对于冬季易发的呼吸系统疾病和骨关节病效果不错。

  慢性呼吸道病患者,夏天容易因吃寒凉食物导致胃痛、腹痛、腹泻的患者,可以在夏至前后15天适当开展夏至节气针灸治疗。

  通过夏至节气针灸治疗可以扶正固本,提高免疫力。此外,有胃痛、腹痛、腹泻等消化系统问题的人,通过针灸可以固护脾胃。而冬季里爱发作颈肩腰腿痛的患者,在盛夏针灸可以更好地驱散体内的寒气。

  身边常备防暑

  夏至过后,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就要到了,人的胃肠功能因受暑热刺激,功能就会相对减弱,容易发生头重倦怠、胸闷气短、食欲不振等不适,甚至引起中暑,伤害健康

  天气热,尽量避免在强烈阳光下进行工作或活动,特别是午后高温时段;在进行户外工作或活动时,避免长时间在阳光下曝晒,同时采取防晒措施。

  比如穿浅色或素色的服装,戴遮阳帽、草帽或打遮阳伞;多喝水,特别是盐开水,随身携带防暑药物,如人丹、清凉油、风油精等。

  当然,还可以在饮食上加以调节,喝些绿豆汤,用莲子、薄荷、荷叶与粳米、冰糖煮粥不仅香甜爽口,还是极好的清热解暑良药,可以有效地防暑降温,避免发生中暑。

  为了安全度夏,家庭准备一些防暑药物是很有必要的,比如金银花、菊花、荷叶、人丹、藿香正气水、清凉油、无极丹等。

  常喝降温饮品预防中暑除了要注意身体状况、环境、饮食和常备一些藿香正气水、十滴水、人丹等防暑药品外,多喝防暑降温饮料也是预防中暑的最佳方法之一。

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