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《米饭是垃圾食品? 专家称食物无好坏均衡是健康之本》的健康文章正文开始>>
俗话说,人是铁饭是钢。近日一则题为“白米饭——垃圾食品之王”的帖子在微博、微信朋友圈里广为流传。耸人听闻的内容让大家为之惊讶:难道吃米饭也有错?
对此,营养专家表示,白米饭是垃圾食品的说法过于绝对,食品没有好坏之分,不能一味地否定或肯定某一类食物,最重要的是要做到饮食多样化。
焦点一:吃白米饭是取其糟粕?
题为“白米饭——垃圾食品之王”的帖子,洋洋洒洒数千字,对白米饭发起声讨,称白米饭几乎不含有蛋白质、脂肪、维生素、矿物质——只有淀粉和糖。世界卫生组织对垃圾食品的定义为:高糖、高热量、低蛋白质、低维生素、低矿物质、低纤维。此网帖便据此认为,白米饭是最符合垃圾食品标准的食物。
对此,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所长马冠生表示,谷物外壳确实含有丰富的营养素,在进行精细加工的过程中,大量营养素会流失,但这并不意味着白米饭“一无是处”,更谈不上垃圾食品。
事实上,米饭的营养成分并非网帖说得那么“不堪”。米饭的营养成分表显示,碳水化合物占70%至80%,蛋白质占8%至10%,脂肪占1%,此外米饭还含有矿物质、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。由此可见,米饭的营养成分并不单一。
营养专家介绍,作为米饭主要成分的碳水化合物,是人体最经济的能量来源。因为米饭分解后的碳水化合物是能够直接被身体消化、吸收,转换成能量,并被身体当成“燃料”直接使用的。碳水化合物除了供能,还参与构成细胞和组织,维持脑细胞的正常功能,当血糖浓度下降时,脑组织可能因缺乏能源而使脑细胞功能受损,造成功能性障碍。所以,碳水化合物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之一。
焦点二:白米饭吃多了易得慢性病?
除了质疑白米饭是垃圾食品,该网帖称白米饭还会导致一些慢性病,因为白米饭的升糖指数(食物进入人体后血糖即时升高指标)高达87,与油炸马铃薯条一样危险。
资深博主“陈老中医”反驳,这种说法简直危言耸听,国人正因为长期以谷类为主食,糖尿病、心血管病的发病率才远远低于以高蛋白肉类为主食的欧美人。
有专家表示,白米饭的升糖指数相对较高,但并不能就此得出每天吃白米饭就容易得糖尿病的结论。以米饭为主食的人只要吃得适量,大可不必过分担心因此就会患上糖尿病。
“事实上,谷类食物吃少了,反而会增加患上慢性病的风险。”马冠生表示,以谷类为主的膳食既可以提供充足的能量,又可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,对预防心脑血管、糖尿病和癌症有益。反之,若营养的基石不稳固,就容易造成营养不良,进而导致免疫力低下,易感染细菌、病毒等。更重要的是,如果米饭吃得少了,而油脂或脂肪吃得多了,反而容易引起血脂异常和肥胖等问题。
专家释疑
食物没有好坏之分
“不能一味地否定或肯定某一类食物,应该‘一分为二’来看。”马冠生说,人们眼中的一些“垃圾食品”也并非一无是处。比如油炸食品,大家都觉得是垃圾食品,但是对于一个急需补充能量的人来说,油炸食品是一个很好的蛋白质来源,能迅速满足能量需求。
马冠生表示,大家在进食的时候应该多样化,膳食应以谷类为主,多吃蔬菜、水果和薯类,注意荤素搭配。
“食品没有好与坏,我们可以根据其营养价值进行取舍。”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健康传播主任赵雯说,人类需要多种多样的食物,各种食物都有其营养优势,食物没有好坏之分,关键在于平衡。
专家建议,每人每日的各类食物适宜摄入量范围要根据个人年龄、性别、身高、体重、劳动强度、季节等情况适当调整。年轻人、劳动强度大的人需要能量高,应适当多吃些主食;年老、活动少的人需要能量少,可少吃些主食。此外,三餐食物量的分配及间隔时间应与作息时间和劳动状况相匹配,一般早、晚餐各占30%,午餐占40%为宜,特殊情况可适当调整。一般来说,上午的工作学习都比较紧张,营养不足会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,所以早餐除主食外至少应包括奶、豆、蛋、肉中的一种,并搭配适量蔬菜或水果。